稍微有一点洞察力的人都可以看出来彼得前书4章7节的日子已经非常逼近,而且如何预备的方法也都在这里显明给我们看,----- 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可是我们一直不了解祷告的主要目的是等候神指教主的旨意,而且更加不晓得如何靠圣灵祷告。圣经上写得清清楚楚,“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多年来虽然看过很多遍,仍然似懂非懂,不知道如何是好。现在回想起来是因为当时没有打算天天背自己十字架,为主而活,结果浪费了不少时间。当我跟着诗篇反复祷告上百次才逐渐看到自己有多么的愚昧和无知。有些细节在(祷告的阻拦),还有其他关于祷告的内容在(文章和笔记)菜单下面。当我们没有学会靠圣灵祷告的时候很难从天父那里支取力量来更新自己,因此也很难用天父的爱来彼此相爱。
上帝的道在这里已经很清楚地解释了主的旨意,被圣灵充满和诗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歌罗西书3:16中再次强调;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篇、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以感恩的心歌颂神。(和合本2010)今天上帝的子民迫切需要了解如何按照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自己的意愿来祷告。多数人祈求自己觉得需要或是想要的东西而没有优先考虑上帝的旨意是什么。门徒当年求主教导他们如何祈祷就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而耶稣在主祷文里向我们明确了祷告的关键是在地上实现上帝的旨意,不是向上帝倾诉我们有什么需要,求他帮忙解决问题。详细内容在(按主的旨意祷告)。
跟随主一定要知道上帝的旨意是什么,如何遵行。耶稣自始至终“遵行我天父旨意”,这包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注意看约翰福音第四章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对话的整个过程,以及所有对话内容都是按照天父旨意实行。不是碰巧遇到一个妇人耶稣便走上前去与她交谈。4章27节,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他说话?”门徒稀奇耶稣和妇人说话”代表耶稣平时一般不和妇人说话,接下来31节: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详细内容在(上帝的旨意)。
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 彼得前书(4:11)
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加拉太书(1:6,7)
今天很少人把上帝的道当做“圣旨”看待。当年耶稣对彼得说,“你餵养我的羊”,并不是叫彼得用他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去餵养主的羊,更加不是任何种类的神学理论。耶稣要彼得用“神的圣言”来餵养,彼得尊行并写下来了,所以我们就有彼得前书4章11节。“神的圣言”译自希腊文 λόγιον (3051)一共出现过4次,意思相当于“上帝传下来的圣旨”。罗马书(3:1,2)这样说来,犹太人有甚么长处?割礼有甚么益处呢? 凡事大有好处:第一是神的圣言交託他们。在这里“神的圣言”指摩西直接从天上领受的话语,其中绝对没有任何属于摩西自己的想法,意见或者观点。按着神的圣言讲相当于吩咐所有主的仆人若要讲道就要讲从上帝传下来的话语。换句话说,讲道之前需要寻求主的旨意,要知道主在此时此刻要讲什么内容而不要讲自己的看法。有太多人不尊重上帝的话而传讲别的福音,他们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更多内容在(廉价恩典)。
令圣灵担忧将带来严重后果,不过很多时候为避免冒犯会众,一般没有人愿意讲这方面信息。当一个人知道上帝的道是怎么讲,然后决定置之不理或反其道而行之这样会令圣灵担忧。需要特别注意民数记15章27-31节解释了明知故犯和误行犯罪之间的区别,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那误行的人犯罪的时候,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就必蒙赦免。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误行了甚么事,必归一样的条例。但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因他藐视耶和华的言语,违背耶和华的命令,那人总要剪除;他的罪孽要归到他身上。擅敢行事意思是大胆行事,面对上帝的规定当做好像不存在一样,明知故犯。这种行为是“蔑视耶和华的言语”在这里译作“擅敢行事”,当代译本翻译成“故意妄为”。这种罪称为罪孽,译自希伯来文עָוֹן (5771), 共出现230次,在圣经里翻译成“罪孽”。注意这里用词的区别,误行犯罪称为罪,明知故犯称为罪孽。更多内容在(不要叫圣灵担忧)。